哈尔滨烈士陵园始建于1948年10月1日,以朱瑞将军牺牲日确定,是全国兴建较早的烈士陵园之一,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体育街1号,占地面积4.2万平方米,正门上方“哈尔滨烈士陵园”七个鎏金大字,为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张爱萍上将亲笔题写。
哈尔滨曾是早期共产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红色驿站,是抗日烽火的最前沿,是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大后方,也是现在我们美丽的家园。
哈尔滨烈士陵园
19世纪末,在松花江之滨掘起的近代城市哈尔滨,为中国产业工人的诞生铺下了根基。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党组织、经过革命实践的考验,由弱变强,日趋成熟,领导哈尔滨人民,为争取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前仆后继,艰苦奋斗,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辉煌的篇章。
1931年10月,黑龙江省的江桥抗战,打响了有组织,有规模的中国抗战第一枪,在中国人民遭受屈辱的紧要时刻,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先后组建了东北抗日联军十一个军,在极其艰苦的条件环境下,形成了不朽的抗联精神。
哈尔滨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城市,也是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作的所在地。
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总指挥部,就是从这里发出“三下江南,四保临江”的进军号令,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指挥千军万马,取得了进军全国的关键性战役—―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。
哈尔滨无数工人子弟和翻身农民积极参军、参战,全力投身到解放战争的洪流中,他们用鲜血谱写了解放全中国的乐章,用生命奠定了共和国的基石。
1950年6月,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朝战争,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,严重威胁着刚刚诞生的人民共和国。为了保卫祖国,保卫和平,1950年10月,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前线和朝鲜人民军协同作战,痛击侵略者,迫使美帝国主义在停战协议书上签字,悍卫了祖国的安宁。
1949年10月1日,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,向全世界庄严宣告: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!”
一代社会主义建设大军,发扬革命前辈的奉献精神,在各条战线上挥洒汗水,奋发创业,谱写出和平年代一曲曲生命的赞歌。
哈尔滨这座饱经风云的祖国重工业基地,为了支援全国,全力贡献急需的战略物源。涌现了一批为抢救国家财产和保护人民生命安全,舍己献身的优秀青年。
哈尔滨——共和国长子,在共和国历史上曾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今天,站在新时代的起点,哈尔滨将永远不忘英雄先烈为民族、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,以昂